热点资讯

你的位置:广州希音美工包月 > 生活服务 > 全职美工 曾国藩50万劲旅不敢造反,为何袁世凯7万兵马就敢取代大清?

全职美工 曾国藩50万劲旅不敢造反,为何袁世凯7万兵马就敢取代大清?


发布日期:2024-08-03 09:59    点击次数:149


全职美工 曾国藩50万劲旅不敢造反,为何袁世凯7万兵马就敢取代大清?

在历史的长河中,晚清时期涌现出不少权臣,其中曾国藩和袁世凯无疑是两位佼佼者。但令人称奇的是,他们手中的兵力相差悬殊,一个曾统领五十万大军,一个却仅凭七万之众就改变了历史的走向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

说到曾国藩,这位出身于书香世家的名臣,从小便浸淫在儒家思想之中。他的父亲是位教书先生,因此他自幼便接受严格的儒家教育。这种教育不仅仅塑造了他的学问,更铸就了他的品德。儒家思想强调的“三纲五常”与“为臣之道”深深烙印在他的心灵深处。他的一生,可以说是在儒家思想的指引下,稳步前行。

曾国藩的追求,可以用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”来概括。这不仅是他的人生信条,更是他一生践行的准则。他身上的社会责任感极强,总是以“以天下兴亡为己任”。这样的情怀,使得他在刚步入朝堂时便怀揣着“位卑未敢忘忧国”的壮志,而在身居高位后,他更是时刻思考如何延长大清的国祚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曾国藩的仕途确实让他实现了这一愿望。他不同于一般的政客,他既善于谋国,也善于谋身。在为官之路上,他始终把“德”放在首位。而说到德,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忠孝仁义。这也正是为何在曾国藩手握重兵时,他依然对大清朝廷忠心耿耿。

有人或许会问,当年曾国藩在攻克南京后,若选择独立,大清朝廷岂不是束手无策?但曾国藩从未有过这样的念头。他身边的人或许曾试探过他的意向,但他所表现出的只有两点:忠君与爱国。对他而言,除了延长大清国祚外,他还有一个愿望,那就是成为辅佐明君的贤臣,名垂青史。简而言之,曾国藩并无野心,他从未想过要独立。

相较之下,袁世凯则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例子。他出身于地主阶级,这个阶级的特性使得他更加注重个人利益。在袁世凯身上,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地主阶级的影子:他做任何事情都是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。

袁世凯的性格中透露着唯利是图的本性。想当年,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,正是因为袁世凯的告密。他之所以这么做,跨境美工是因为他认为跟随慈禧比跟随光绪更有利可图。于是,他毫不犹豫地出卖了光绪,导致戊戌六君子因此丧命。从他后来受到慈禧的赏识来看,他对此并无悔意。

在袁世凯的眼里,只要能达到目的,哪怕是铤而走险也在所不惜。他的身上不仅有着武将的刚毅,更有着赌徒的心理。为了权势,他愿意冒险尝试,甚至不惜一切代价。正因如此,他才能凭借仅有的七万人马推翻大清王朝,取而代之。在他看来,这并非谋逆造反,而是顺势而为。

当然,除了个人思想与性格的差异外,还有一些客观原因导致了两人截然不同的结局。虽然袁世凯称帝时手中只有七万大军,但这七万人都是他的嫡系部队,对他忠心耿耿。相比之下,曾国藩虽然统领过五十万大军,但真正能由他直接指挥的也不过十万人左右。

从古至今,兵权都是兵与权相结合的产物。但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声望过高,让朝廷不得不有所忌惮。因此,朝廷开始将兵权与指挥权分开,导致曾国藩虽然手握重兵,但实际指挥权有限。退一万步说,即使曾国藩指挥这十万大军反叛,剩下的四十万大军也未必会响应他,甚至有可能起兵镇压他。这一切又回到了我们之前讨论的思想问题上——因为这些士兵们深受儒家思想影响,他们的心中只有忠君之念。

与曾国藩相比,袁世凯的处境就大为不同了。他不仅有自信能指挥得动自己的军队,而且他的军队也确实对他忠心不二。此外,当时的时局也对袁世凯极为有利。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,曾国藩虽然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,但在那个过程中也得罪了不少人。倘若他起兵反叛,必定会遭到许多人的反对。再者说,当时的大清王朝已是风雨飘摇,满人的统治力正在逐渐减弱。身为汉人的袁世凯自然成为了汉臣们的领头羊。特别是当他与列强国家走近并得到他们的支持后,他距离帝位又更近了一步。

回顾曾国藩与袁世凯的故事,我们不难发现:兵力多寡并非决定胜负的唯一因素。个人的思想、性格以及时局的变化都会对历史走向产生深远影响。曾国藩虽然手握重兵却忠心耿耿,而袁世凯则凭借有限的兵力改变了历史。这其中的差异值得我们深思。